首先:分析一下在菌包上出現紅水、黃水的原理是什么?
有兩種情況:
1、是正常的菌絲生理成熟,菌絲分泌的水,也就菌絲新陳代謝的產物,這種早期是清水,或者淡黃色、琥珀色的水。
2、是菌包在發菌期間,或者出菇期間出現了細菌感染,菌絲被細菌侵染,分解,產生的水,這種水一般是黃色,紅色,聞起來有異味。顯微鏡觀察,會觀察到細菌存在。
注意:如果是第一種,如果因環境原因,可能會轉變為第二種,即清水滋生細菌,比如高溫、高濕度、環境不好等。
從上面,我們能夠看出來大家所關心的出現黃水,紅水,都指的是第二種:即紅水和黃水出現的原理核心是細菌感染。
舉例:蘋果腐爛以后就會出水。
那么:我們就分析哪些環境會導致菌包的細菌感染
1、菌包在開袋出菇以前就已經感染細菌:滅菌不徹底、液體菌種感染細菌沒有檢測到、接種、培養等環節導致的細菌感染。
這種細菌感染不一定有所表現,能夠看到,但實際菌絲內部有細菌存在。
當開袋以后:接觸氧氣、溫度合適、濕度合適,細菌開始活躍起來,表現為產生紅水。
2、培養期間高溫:核心也是細菌感染
3、正常的菌包在出菇(初耳)期間產生紅水:高溫、高濕、通風不良引起的細菌感染。
在這期間:要么開口、開袋、扎眼,菌絲完全暴露在空氣中,而空氣中含有大量的細菌,加上所有的品種在催芽期間都是較大濕度。
如果再有高溫、通風不良,就會導致細菌大 量侵染菌絲,表現為產生紅水
另外:開袋后,菌絲接觸氧氣,旺盛的生長,也會有生理性分泌的水,環境不好也會表現為紅水。
補充:螨蟲和紅水
有螨蟲不一定有紅水,有紅水也不一定是螨蟲。
單純的螨蟲是沒有紅水的,但是有螨蟲,螨蟲爬來爬去,導致細菌感染,進而出現紅水。
而有紅水,又觀察到有螨蟲,也不是螨蟲造成的,是細菌感染,同時培養室有螨蟲。
螨蟲:預防為主。
最后:出菇期間如果出現紅水該如何處理:
1、降低溫度、降低濕度、加強通風:水分逐漸蒸發,菌絲恢復活力
2、大棚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。
3、使用一些針對細菌、針對紅水的藥物。
